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簡稱,是污水處理方法最初模式。由于進、出水位出水、供氣系統易堵塞及設備等方面原因,限制了最初的應用和發展。但到了20世紀70年代,隨著人們對SBR研究的深入,各種新型的SBR工藝不斷出現,在我國得到迅猛的發展,并于1985年吳淞在建立個我國第一個應用SBR工藝廢水處理站。
目前,SBR工藝廣泛應用于生活污水、屠宰廢水、化工廢水、淀粉廢水、啤酒廢水和其他一些工業廢水中。
經典SBR原理
SBR一般采用多個反應器并聯間歇運行方式,每個運行周期包括:進水期、反應期、沉淀期、、排水排泥期、閑置期。
進水期可以采用限制爆氣或非限制曝氣,污水連續進入SBR 反應器,此時活性污泥對有機污染物進行吸附去除,有機污染物濃度達到最大值,當污水到達預設水位后,停止進水開始曝氣,反應期隨即開始,該階段有機污染物被活性污泥充分去除,BOD、COD值不斷減小,當有機污染物濃度降低到適當值時,停止曝氣,隨即進入沉淀階段,該階段依靠重力的作用,使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不斷沉降,達到高效的泥水分離效果。在進入到排水排泥期后,上清液通過潷水器排除,剩余污泥也通過排泥系統排出,當進入到閑置期后,活性污泥處于一種營養物的饑餓狀態,單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具有很大的吸附表面積,當進入下個運行期的進水期時,活性污泥便可以充分發揮初始吸附去除作用。
SBR工藝優點
1、理想的推流過程使生化反應推動力增大,效率提高,池內厭氧、好氧處于交替狀態,凈化效果好。
2、運行效果穩定,污水在理想的靜止狀態下沉淀,需要時間短、效率高,出水水質好。
3、 耐沖擊負荷,池內有滯留的處理水,對污水有稀釋、緩沖作用,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機污物的沖擊。
4、工藝過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據水質、水量進行調整,運行靈活。
5、 處理設備少,構造簡單,便于操作和維護管理。
6、反應池內存在DO、BOD5濃度梯度,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脹。
7、SBR法系統本身也適合于組合式構造方法,利于廢水處理廠的擴建和改造。
8、脫氮除磷,適當控制運行方式,實現好氧、缺氧、厭氧狀態交替,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。
9、工藝流程簡單、造價低。主體設備只有一個序批式間歇反應器,無二沉池、污泥回流系統,調節池、初沉池也可省略,布置緊湊、占地面積省。
ICEAS工藝
ICEAS工藝 全稱為間式歇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,屬于連續進水、間歇出水工藝。ICEAS 工藝在反應器前部設置預反應區,經過預處理的污水在預反應區內吸附去除BOD后進入與前置預反應區相連接的主反應區,在主反應區中污水進行間歇曝氣,使活性污泥處于厭氧好氧交替的環境之中,起到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,處理后的污水在反應池中沉淀后在潷水器的作用下出水,這樣使整個反應池處于曝氣-閑置-沉淀-潷水的周期之中。
ICEAS反應器的工藝特點:
采用連續進水系統,減少了運行操作的復雜性,故適用于較大規模的污水處理。與其它工藝相比,ICEAS工藝具有如下優點:1、占地面積小,土建投資少;2、設備少,能耗低;3、沉淀效果好;4、耐沖擊負荷,運行靈活。
CASS工藝
CASS工藝簡稱循環式活性污泥法,是在ICEAS基礎上開發出來的,在SBR的基礎上,反應池沿池長方向設計為兩部分,前部為生物選擇區也稱預反應區,后部為主反應區,其主反應區后部安裝了可升降的自動撇水裝置。整個工藝的曝氣、沉淀、排水等過程在同一池子內周期循環運行,省去了常規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統。與ICEAS相比,CASS工藝預反應區容積小,成為設計合理的生物選擇器,使排水穩定性得到保障。同時通過對反應器中DO的控制使CASS 反應器處于好氧、厭氧、缺氧交替環境,起到對污水脫氮除磷的作用。
CASS 反應器的工藝特點:
基建費用較低,CASS 工藝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比,省去了初沉池、二沉池,工藝流程簡單,布局緊湊;建成后運行費用低,CASS 工藝由于周期性的曝氣,池內溶解氧濃度是變化的, 在每一周期開始時,氧濃度梯度大,傳遞效率高,節省運行費用;運行管理可靠方便,CASS 工藝控制系統簡單,不易發生污泥膨脹且污泥產量少。
文章由
貴陽污水處理設備網站原創如轉載請注明出處。www.baiyite.com.cn